【iOS】用 Swift 来写 Swift 的方法

甩掉 Objective-C 的历史包袱,做一名纯粹的 Swift 程序员。

绝大部分学习 Swift 的程序员都有一定的 Objective-C 的开发经历。在过去的时光里,很多人使用 Objective-C 开发 iOS 和 Mac 应用。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,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是其中一员。我们很容易把写 Objective-C 时候的那一套心得照搬到 Swift 开发里,很容易把一些现有的习惯和想法应用到 Swift 中。但是,和 Objective-C 这个前任相比, Swift 是一门完全不同的语言,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去对待它,而不应该一直带着以前的历史包袱。

目前,有很多文章对 Swift 的新特性进行讲解,比如结构体、枚举类、元祖和泛型等等。有些人甚至尝试写一些函数式编程的代码,但是今天我想谈一些更细致的内容:方法。

在 Objective-C 的论坛里,就算是方法命名这种琐碎的东西也有大量的讨论和争议。这门语言的特点之一便是命名冗长,比如 performSelectorOnMainThread:withObject:waitUntilDone: 或是 tableView:targetIndexPathForMoveFromRowAtIndexPath:toProposedIndexPath: 。对于这种命名习惯,有人喜欢,有人不喜欢,双方吵了很久,但是一直没有个结果。事实上,这个就是 Objective-C 的规范。规范是个好东西:在定下了通用的编码风格之后,协作成员可以更好地阅读彼此的代码,提高合作效率。

但是,对于 Swift 这门全新的语言来说,编码规范尚未形成,现在还是百家争鸣的阶段。那么问题又来了:撇开命名习惯不谈,就针对 Swift 这门语言来说,它有很多新的特性,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定义方法,而不用像 Objective-C 那样冗长。

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全新的旅程吧!

冗长 ≠ 清晰

对于冗长繁琐的 Objective-C 风格,一个常见的解释是这样可以让代码清晰易懂。他们说这样的代码可以自我解释,不用写文档大家就可以理解这个方法是用来干吗的。

好吧在一定程度上来讲,这是完全正确的。不可否认,很多方法从命名就可以知道它是用来干吗的。但是我常常发现很多 Objective-C 的方法是啰嗦而又冗长的,并不够清晰。实际上,大部分代码让本来几个词就能解释的东西变得复杂化,很多的方法并不用那么复杂。

举个例子:

1
[string componentsSeparatedByString:@"\n"];

这命名看得我也是醉了,足足27个字母,但是这真的 清 晰 吗?我知道你肯定知道这方法是干吗使的,但是假设,你不知道,对,假设你是一个小白,看到这么一堆代码,你猜猜它是干吗用的?唔它肯定是用来分离某个东西的,它需要一个字符串参数然后把它拆成了数组嗯。然后你可能根据它的上下文猜出了正确答案。但是 components 是个什么鬼?可能是指一些藏在内部的不起眼的东西?如果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方法,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,但是在看到文档之前我始终无法下定论。

不妨和 Ruby 做个比较:

1
string.split("\n")

它好短!很显然它的参数是一个字符串,然后好像做了什么分离。和上次一样,我们也只能猜个七七八八,瞄个大概95%的样子。和上面那个方法相比,这个方法我们也无法完全猜出其用意,但是单词量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。

我们有办法

前面说了那么多,我希望你能理解,不管命名多么的复杂,它都无法准确的表达它的用处。如果命名清晰,那很好,确实有助于理解,但是命名终究只是一个标记而已,无法代替文档的作用。

那么接下来我们假设这样一个场景,一名年轻的 Swift 程序媛正在认真学习,然后她在人生中第一次遇到 mapfilterreduce 这三个家伙。光看名字她能理解这三个方法的用法吗?显然不能。当你理解它们的用处的时候再去看命名,当然是十分清晰,但是现在假设我们是第一次遇到这些方法,我们显然有点一头雾水。

但是你可以这样做:按住 option 键,点击方法名:

By https://leodev.me

是的就是这么简单!猜什么猜,直接按住 option 点它就行!点完之后你就可以看到方法的解释和参数的含义了,等你理解了它的用处你就会发现, map 的用处和 arrayByEnumeratingObjectsUsingBlock 这一大串的功能是一样的。简单粗暴,直接有效。

“噪音”

有人说,语意清晰比语句简洁更重要。没错,他们说的很对。但是简洁不代表不清晰。中国有个成语,言简意赅,就是说的这个。复杂冗长的命名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。虽然现有的工具可以自动补全,这样写起来似乎也挺轻松的。但是在阅读的时候,啰嗦繁琐的命名总归是要消耗开发者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理解,而言简意赅的命名读起来要轻松很多。

我们再来看个简单例子,声明一个日期对象:

1
NSDate *date = [NSDate date];

为什么我们要说这么多遍的 date ?既然从上下文来看这个 date 很显然是个日期对象,为何还要啰嗦的再说一遍?“我用日期类定义一个日期对象并用日期类的日期初始化”,这可真是磨人。而且要分号干什么?

和 Swift 比较一下:

1
let date = NSDate()

显然这明显要简单得多。在这场对比里, Swift 赢了。双方的代码都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它们要干什么,但是后者的“噪音”更少,只暴露出了最关键的内容。这样我们需要理解的代码少了很多,阅读起来也轻松不少。

再来看下另一个例子:

1
[NSTimer scheduledTimerWithTimeInterval:1.0 target:self selector:@selector(foo:) userInfo:nil repeats:NO]

请盯着 scheduledTimerWithTimeInterval 这个方法,凝视一分钟。为什么要再说一遍 timer ?都已经说了,是 NSTimer 的方法,我们还能 schedule 别的东西不成?而且 interval 已经足够清晰了,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的用 time interval

再看看 Swift :

1
NSTimer.schedule(interval: 1.0, ...)

注意我把参数里的 with 移除了,然后用了 interval 作为参数标记。 Objective-C 总是想把方法名搞成个句子,但是现实是编程追求的是简洁和清晰,不可能像现实生活那样说话。 (如果你继续抱有这个想法,恭喜你,你和 AppleScript 想法一致,当然,没人喜欢 AppleScript )

不妨引用一下 Swift 的设计者 Chris Lattner 的一段话:

可选链中的问号 (?) 的目的是让代码更清晰。很多人其实误解了 Swift :它的目的,不是缩短语句减少单词量,而是为了移除多于的东西,保留最核心的内容,从而让代码尽量清晰明确。

这段话看你怎么理解了,但是我是这么解读的:我并不是为了简洁而简洁,我是通过移除“噪音”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。

此处有争议

编程语言各有各的特色,各有各的习惯,切忌把命名习惯应用到所有的语言里。有些方法是广为流传的,当然也有一些属于冷门招数,鲜为人知。

想一想这些函数和方法的命名:mapreducestridesplice 。他们都是简短且易于使用的。可能第一眼看到不太能理解,但是这问题不大,因为它们都是标准类库的方法,你会用到很多很多次,抬头不见低头见,所以虽然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需要一些学习的成本,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利大于弊的。

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你也会有很多你自己应用的代码,你显然不想把你代码里的方法定义成这种单个单词的名字。毕竟在你的整个代码库中,它们可能只会被调用一两次。它们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存在的,当你用到其他类的时候,你就完全忘了这些代码。

我希望你能理解我说的内容。如果你在写一个类库或者框架的代码,或者是一些要被大范围使用的基类,那么可以用一些简洁的命名。如果你是在写应用里的普通代码,只会在一定范围里用到的而且使用频率并不频繁,那么你需要更加清晰更加 具有描述性 的代码。

到底加不加标签

我觉得方法内的参数标签是个好东西 - 在函数调用的时候你可以直接理解参数的含义,而不是根据参数的位置去猜测。

你可能会据理力争,“从上下文来推测的话,不用参数标签我就能看懂参数的意思啊,而且写起来的时候我们有自动补全也很方便”。或许是这样的,不过不像我前面说的那些内容,参数标签是 Swift 的语言风格,因为这门语言本身就希望你去用它们,并且如果不用的话需要做很多额外的工作。

不过我认为有些场景确实不用标签更合理,比如下面这个:

1
2
CGPoint(x: 10, y: 10)
CGRect(x: 5, y: 5, width: 100, height: 50)

我觉得在这里,标签有点多余了,甚至有点影响视线。我们整天和坐标打交道,参数的顺序从来就没变过, x 总是在 y 前面, width 总是在 height 前面,如果不用标签的话其实也不错:

1
2
CGPoint(10, 10)
CGRect(5, 5, 100, 50)

很显然我们都明白这些参数是什么意思,加上标签反而把事情搞复杂了。

另一方面,有些情况下即使标签本身没有含义,但是加上之后会变得更加易于理解:

以 stride 为例:

1
stride(from: 1, through: 100, by: 2)

如果没有这些标签,我们很难在没有文档的前提下搞清楚这些参数的含义。

可选参数

下面是在 Mac 下新建一个 window 对象的方法:

1
[[NSWindow alloc] initWithContentRect:frame styleMask:NSTitledWindowMask backing:NSBackingStoreBuffered defer:NO screen:nil]

那么问题来了:在这一串方法中,唯一有意义的东西是内容的 frame 。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改靠边站:他们太吵了!

Swift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,你可以设置参数的默认值,所以你可以这样定义初始化方法:

1
init(contentRect: NSRect, styleMask: NSWindowMask = NSWindowMask.Titled, backing: NSBackingStoreType = .Buffered, defer: Bool = false, screen: NSScreen? = nil)

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简短的初始化:

1
NSWindow(contentRect: frame)

如果你需要添加其他参数,和往常一样加在里面即可。

Swift 中有个挺赞的特性,如果你有一串可选的参数,而你想设置第四个参数是没有默认值的,你不需要把前三个参数都写出来,有默认值的参数在 Swift 中是顺序无关的。

总结

啰嗦了这么多,你并不一定完全赞同我的观点,这也不是我的目的。我希望的是,你在写 Swift 的时候可以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,尽情探索这门有趣的语言,能够和新特性与新风格一起愉快的玩耍,享受编程的乐趣。如果你有时间,可以看看 Ruby 和 Haskell ,看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。千万别听什么专家的话,因为这个领域根本就没有专家。当然,我也不是,括弧笑。

尝试走一些非主流的路线。记住,没有什么习惯,没有什么官方编程风格。我亲爱的读者朋友,你就是那个定义规则的人,在这门语言里,你就是专家,你就是主人。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说去吧。

关于 Swift 的资源

Great Swift resources


原文地址:Swifty methods
翻译:Why’s Blog

联系与捐赠

  • Mail: echo bGVvZGF4aWFAZ21haWwuY29tCg== | base64 -D
  • GitHub: iTofu